標籤彙整:吳昭慶

2017 / 9 / 29

有深度,精準又細緻的研討會。

 

作者:匿名

 

 

01_YMRF_20170924-543

 

 

首先,很感謝新思惟在七個半小時內,就再次給我一場超濃縮的知識盛宴,這深度、廣度,以及細節安排,就算是其他坊間付費課程也真的難見。

 

話說研討會的前夕,有朋友說這次報名好像沒有額滿,可是我看每個主題和每位講者,都相當吸引我啊!到底怎麼回事?難道是名字取得不好 時間跟各醫學會衝堂太多?(敝科 XD)後來看到成員分析中,提到平均年紀較以往年長,猜想也許是因為這場研討會設定的對象,比以往論壇更有針對性,更適合稍微有挫折 受磨練過的醫師吧?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9 / 25

有時間縱深的研討會:從構思、規劃、執行到現場體驗的策展心得

 

作者:蔡依橙醫師(《臨床醫師的學術研究》策展人)

 

 

note

 

 

(圖說:這是我在籌備過程中,給講者們回饋時的一些筆記,提醒我自己要說些什麼。內容大概是:有些段落的隱喻可能過於隱誨,建議明示;不同段落的比重建議調整,使聽眾有最好吸收;一些設計部分建議微調。猜得出來這是給哪位講者的回饋筆記嗎?答案在文章中。)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6 / 12

活動內容

 

臨床醫師的學術研究

起步、困境、策略與之後的各種可能

 

2017 年 9 月 24 日(日)9:00a – 4:30p

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國際會議廳

ymrf2017.innovarad.tw

 

 

fb-01

 

 

「臨床醫師」做學術研究,跟單純的「學術研究」不同,這狀況很獨特。

 

  • 你本就有份臨床工作的正職,剩下的時間不多,發展策略的容錯空間很小。
  • 遇到挫折時,與走學術路線的學校老師們不同,你身邊沒有同儕團體可以問。
  • 有些人叫你做 wet lab,有些人叫你做 dry lab,到底該做什麼?
  • 有人說,臨床工作跟研究方向本來就不需要一樣,真的嗎?想以自己的專業為核心去發展,到底該怎麼做?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6 / 11

你寫這樣叫我怎麼接受你?Reviewer 眼中的大忌。

 

講者:吳昭慶 醫師(台北榮總 神經外科 / Editor of JNS: Spine

 

 

12_reviewer

 

 

外科醫師做決定很快的,要開就快開,不能開就是不能開。審稿也一樣,能收就快收,不能收就是不能收。

 

評估是否能開,怎麼看?通常到外科手上,indication(適應症)都差不多有了。所以最重要的,反而是看 contraindication(禁忌症)。血小板 5000,不行。凝血異常,不行。要放 prosthesis 但病人還有嚴重感染,不行。症狀是其他原因造成的,開了不會好,不行。

 

評估是否要接受稿件,也是一樣。Red flag signs(紅旗現象)一出現,就打入敗部。題目不清不楚,不行。摘要混亂看完也不會懂,不行。圖片與表格不知所云,不行。內文邏輯不通,不行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6 / 9

吳昭慶醫師(Jau-Ching Wu, MD, PhD)

 

 

02_jcwu

 

 

講題

 

現職

  • 台北榮民總醫院 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
  • 陽明大學 醫學院 兼任 副教授
  •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Journal of Neurosurgery: Spine

 

學歷

  • 陽明大學 醫學系(2001 年畢)
  • 陽明大學 醫學院 藥理學研究所 博士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