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彙整:心得回饋

2017 / 9 / 29

很慶幸,自己在年輕時,就能聽到這些。

 

作者: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內科部 鄭又誠 醫師

 

 

00_FB_innovarad_YCZheng_YMRF_20170924-529

 

 

我首次認識新思惟,是朋友分享了 Facebook 上的貼文,還有曾是醫院同事的陳銳溢學長介紹,當時就對其《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》還有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》的課程內容耳目一新,但對於還是 R1 的我來說,卻覺得臨床工作的 loading 已經很大,寫論文講似乎還很遙遠。沒想到不久後,科內即宣布在升 fellow 前,需要有文章投稿,此時也不得不好好思考,要做怎樣的「產出」。

 

 

其實,從來沒人教過怎麼寫 paper……

 

說來慚愧,自己唸了醫學院後,大抵就是上課、唸書、考試,從未進過實驗室跟老師做實驗,學校也從來都沒有人教過你怎麼寫 paper、做簡報、做研究。到了醫院實習,開始實際接觸臨床事務,在晨會及報告時,才開始真正讀 paper 並且做 slide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9 / 29

讓別人追逐我們的昨天

 

作者:高雄長庚醫院 婦產科 蔡妮瑾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70924-604

 

 

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?

 

「等孩子睡著後,才有辦法做事。」蔡校長也曾經提過,要在沒有孩子之前好好拚一下。喜歡這一類的主題與觀念,因為這打破職場上有成就的人通常都單身的迷思。

 

新思惟請來的講者或老師也再再演繹兼顧家庭與事業的價值觀。因為有類似的價值觀與目標,所以感覺一段時間就想回來上上課,充實心靈,並提醒我光在自己的領域就有那麼多拼命往前跑的人,更何況這個世界各行各業有那麼多的專家,大家都是又聰明、又努力,才有機會成功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9 / 29

天黑後,新思惟陪我們到天亮。

 

作者:林口長庚醫院 復健科 吳易澄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70924-088

 

 

看到平凡中一起走過的不平凡

 

做這個要幹嘛?被質疑之處往往是下一個機會,看著某神秘邪惡教育機構經歷這幾年的嘲諷 逆風,仍堅持陪著許多人成長。這天沒有見到令人讚嘆的 seafood,但看到很多平凡中一起走過的不平凡。這天見證的不是神蹟,而是前輩訴說血淚的斑駁痕跡;這天體會到價錢會隨著歲月貶值,但跟著時間增值的將是價值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9 / 29

一場論壇,完整包含研究者的四大階段。

 

作者:林口長庚醫院 風濕過敏免疫科 張哲慈 醫師

 

 

01_FB_innovarad_changct_YMRF_20170924-640

 

 

很快地,又到了一年一度新思惟大型研討會的重頭戲——學術研究!

 

不同以往都是依著分享不同研究方法的規劃方式,這一次新思惟團隊的規劃極為用心,把處在學術研究路上不同階段的研究者,分成起步、困境、策略與之後的各種可能四部份,這樣的切分,各自獨立卻又相互呼應,剛好可以完美端出滿足所有與會者的菜色!

 

 

起步研究者,請往這走!

 

如果是學術研究的新起步者,可從梁宗榮醫師身上學到:「如何第一次投稿就上手!」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9 / 29

殘酷的環境,不同的眼界。

 

作者:匿名

 

 

00_FB_YMRF_20170924-609

 

 

殘酷的投稿世界

 

第一次參加新思惟,獲益良多。

 

做為一個學術研究的起步者,常常會誤觸地雷。陳一銘醫師與吳昭慶醫師的演講猶如當頭棒喝,reviewer 眼裡只容得下接近九十分的稿件,標題、摘要、圖、表格,就看得出文中精髓,十分鐘決定去留,沒有佛心來的 reviewer 會帶著你慢慢改 paper,現實世界真是殘酷。

 

講者也點醒初學者撰寫論文,必須注意的大方向與細節。第一先求完整性,圖表的處理與資料的正確性,是最基本的要求。再來是科學性,也就是實驗設計是否有嚴謹的收納、排除條件、有無對照組、樣本數大小。重要參數是否納入以及最終結果是否支持結論。

 

最後,要能挑戰原創性,避免重複報導,著重精緻研究進行次分析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。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