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/ 9 / 29

每個人,都能從這次的會議之中得到收穫。

 

作者:花蓮慈濟醫院 神經內科 許晉譯 醫師

 

 

01_hsu_jy

 

 

每個人對於學術研究的想法,都有不同的解讀方式。而這次演講中間,全能小前鋒,柳瑞明醫師的詮釋方式,個人覺得最貼近事實,也就是為了要出人頭地、說話有力及為了生計。而校長的精心設計,讓在研究生涯的每個人,都能從這次的會議之中得到收穫。

 

 

在每次的練習之中得到能力的強化

 

對於初學者來說,對於 reviewer 跟 editor 的工作內容有正確的認識,是蠻重要的一環。

 

以前總是認為,reviewer 會花時間仔細 review 之後,給 author 實質的建議。但是在陳一銘醫師仔細介紹之後,我體會到原來 reviewer 也是血汗工廠,每一個 reviewer 至多只會給一篇文章十分鐘。因此要如何合乎 reviewer 的期待,在第一分鐘存活下來,就變得非常重要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9 / 29

期望未來能夠脫魯

 

作者:馬偕醫院 胸腔內科 郭冠志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70924-378

 

 

待在教學醫院,一定會遇到的問題,就是要寫論文,再加上同儕壓力(同事都報名參加了),所以也參加了這一次大會。

 

從困境這個主題開始說,其實還滿有趣的。回過頭來想想,如果一開始是聽起步的那塊,應該會覺得怎麼可能這麼順利,然後就登出了 XD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9 / 29

跟著巨人看到遠方的風景

 

作者: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神經內科 洪朝賢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70924-692

 

 

「你今天收穫怎麼樣?」
 
回家之後,能參加本次課程的重要推手金主(我太太)問我,我立刻眉飛色舞的說著:「今天的課真是精彩,台上的學弟和學長分享的東西很多,有個醫師的去太空比喻很有趣,我說給你聽……」

 

她冷不防地打斷我:「請說重點,你的心得是?」

 

我頓時停了下來,想要努力整理腦中的記憶與思緒。是啊!如果把心中的感動與激勵沈澱下來,今天一整天收穫滿滿的課,在我內心留下什麼重要的事情呢?我會不會和網路上所說的人一樣,聽了許多課,內心有了許多談資與感動,卻還是一位「偽有為人士」(我想用「我是魯蛇」,總是有人說我過謙),過著一個逐漸退化的人生呢?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9 / 29

很慶幸,自己在年輕時,就能聽到這些。

 

作者: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內科部 鄭又誠 醫師

 

 

00_FB_innovarad_YCZheng_YMRF_20170924-529

 

 

我首次認識新思惟,是朋友分享了 Facebook 上的貼文,還有曾是醫院同事的陳銳溢學長介紹,當時就對其《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》還有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》的課程內容耳目一新,但對於還是 R1 的我來說,卻覺得臨床工作的 loading 已經很大,寫論文講似乎還很遙遠。沒想到不久後,科內即宣布在升 fellow 前,需要有文章投稿,此時也不得不好好思考,要做怎樣的「產出」。

 

 

其實,從來沒人教過怎麼寫 paper……

 

說來慚愧,自己唸了醫學院後,大抵就是上課、唸書、考試,從未進過實驗室跟老師做實驗,學校也從來都沒有人教過你怎麼寫 paper、做簡報、做研究。到了醫院實習,開始實際接觸臨床事務,在晨會及報告時,才開始真正讀 paper 並且做 slide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9 / 29

讓別人追逐我們的昨天

 

作者:高雄長庚醫院 婦產科 蔡妮瑾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70924-604

 

 

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?

 

「等孩子睡著後,才有辦法做事。」蔡校長也曾經提過,要在沒有孩子之前好好拚一下。喜歡這一類的主題與觀念,因為這打破職場上有成就的人通常都單身的迷思。

 

新思惟請來的講者或老師也再再演繹兼顧家庭與事業的價值觀。因為有類似的價值觀與目標,所以感覺一段時間就想回來上上課,充實心靈,並提醒我光在自己的領域就有那麼多拼命往前跑的人,更何況這個世界各行各業有那麼多的專家,大家都是又聰明、又努力,才有機會成功。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