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/ 9 / 29

期許自己變強,being somebody!

 

作者: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科 黃宇銳 醫師

 

 

01_YMRF_20170924-184

 

 

希望的曙光乍現

 

最近剛升上主治醫師,雖然開心的是過往的努力有受到肯定,但是接踵而來的是滿滿的焦慮,尤其是面對研究、論文的壓力,更是毫無頭緒,常思索著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精神科醫師,苦惱著要怎麼經營自己的專長領域。

 

此時,黑暗中出現一道曙光,看到新思惟推出的課程《臨床醫師的學術研究:起步、困境、策略與之後的各種可能》,彷彿是量身打造的一個機會,也因長期耳聞課程的驚豔度很高,但總是卻步於昂貴的報名費。不過,這次我希望可以多投資自己,覺得身為主治醫師的自己應該要有所突破,所以就毫不猶豫的報名了。

 

 

震撼的觀點,重新思考價值。

 

課堂中印象最深的是吳昭慶醫師從期刊 editor 的角度分享,過往的確很常會覺得,亞洲人的被退稿率會比歐美人來的高,尤其是參加國際會議時,大演講廳通常都是歐美的大師佔據,亞洲的講者通常只能淪為小演講廳跟不好的時段,有種次等學者的感覺。

 

而過往面對被退稿時,總是會先抱怨主編沒有眼光,然後找 impact factor 分數更低的期刊碰運氣,陷入一種惡性循環,而讓自己的信心一再挫敗。但是聽了吳醫師的開釋後,領悟到我們不是因為人種膚色而被歧視,而是因為研究的邏輯性不夠,甚至沒有用科學語言跟其他專業人士溝通,這才是重點!

 

這樣的觀點讓我滿震撼的,畢竟剛起步的研究素材都是老闆給的,研究方法跟收案都不是源於自己的想法,論文撰寫只是有種在寫文章的感覺,而忽略了這是篇「科學性的文章」,應該要讓論點跟邏輯性更清楚,才能增加榜上有名的機率!而且吳醫師提醒了很多編輯的審稿觀點,甚至是「pattern recognition」的概念,讓我比較掌握到投稿的秘訣,會不只是在作者的立場,而是嘗試從讀者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文章的價值!

 

 

我要變強,獨當一面!

 

感謝新思惟邀請了很多在各領域優秀的醫師分享,很多想法上的衝擊,讓我站在很多巨人的肩膀上,可以減少很多跌跌撞撞的時間,借鏡別人成功的特點,加速自己的經驗值。

 

另外,中生代前輩的研究甘苦談讓我也是收穫滿滿,因為這個世代絕對不是單打獨鬥或是閉門造車就可以闖出一片天,雖然知道研究要搭配興趣才能長久經營,但是往往困惑於要如何去執行。

 

藉由這次課程,了解到如何將我熱衷的領域化為研究材料,將大醫院的訓練化為研究養份,甚至學著去經營個人風格,畢竟專業也是需要去包裝的!有時候卡在某個難關的自己,其實只要一個轉念,就有機會殺出重圍。此次我獲得最重要的信念是:「我要變強,我要在這個領域獨當一面!」期待自己在未來 being somebody!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