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/ 9 / 29

成功的人,不同又相同。

 

作者:嘉義基督教醫院 麻醉部 楊仁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70924-429

 

 

「你對研究有興趣?」朋友問

 

真是好問題,我也不知道。但回顧起過往學習,火花常出現在原本想不到的地方。那我只要「有計畫的增加意外收穫就行了」。做為什麼都不懂的新手,有機會聆聽優秀前輩的經驗,必然是十分幸運。

 

 

科學邏輯和臨床意義才是主角

 

陳一銘醫師的分享很像是帶我上了一小堂工作坊,從實際案例中逐項提點不該犯的初級錯誤:目標散亂、遺漏指標、圖文不符、邏輯矛盾、缺乏要件和沒有對照。也提到既有研究上如何再建新意:細分組項、反應和預後。最後能建立起屬於自己的 checklist。

 

「就那個 pattern 不對,然後再來找理由打槍。」聽吳昭慶醫師演講,有恍然大悟之感。摘要、圖、表,做為 pattern 重點也是直截了當。回過頭來「科學邏輯和臨床意義才是主角」的提點也幫助自己建立心中的藍圖。

 

 

一步步打造自己的故事

 

一開始聽林安民醫師演講如何將興趣和專業融合時,除了佩服之外還有個中二的 OS:「最好是剛好家醫科,又剛好愛健身,又剛好有缺口(病人需求),都給你玩就好啦,打電動嗎?」

 

不過隨著一張張相片秀出來:跑攤位、發問卷、學重訓,和更多的細節都見證林醫師打造自己故事的腳印。真的帥!

 

「沒工具就自己做一個」。謝鎮陽醫師總結中有熱情。但聚焦核心於中風上,更多的是冷靜分析。

 

Young V 要同時累積病人量,政策焦點的資源可以一魚多吃,同時研究和治療有前景。策略同樣見於系列的研究中,並看見健保資料庫的限制,自造工具予以補足,在工具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,反覆這樣的循環。

 

 

逆向拆解別人的成功因素

 

「老師問我要投哪本,我說 NEJM。」全場笑聲不斷。結果梁宗榮醫師做到了,而且還兩篇。實務作法和心態擺放都很精彩:逆向拆解為何別人的文章會成功,找出關鍵因素,想辦法把這些因素做的更好,同時持之以恆地調整,嘗試跳脫原先框架,對結果則是平常心看待。

 

「研究起步就像 cancer」。蘇祐立醫師挑明的講,並進一步把臨床專業、研究資源和連結描述成一個 positive feedback 循環,儼然就是個 Llollapalooza effect。提升病人量如此,取得數據如此,回答臨床問題也是如此。

 

「我很宅,每天回家就看看自己有幾篇在上面,然後越來越多篇。」柳瑞明醫師描述的情境可愛又有熱情。懶人包和套路當道的今日,柳醫師也直截的分享許多立即可以實行的方案:JANE、MedSci、iThenticate、現場組隊。

 

 

過往專業和學術養分的珍貴

 

協力診所有特殊的商業模式。郭恬君醫師反覆提到「teamwork」。而 teamwork 不侷限在團隊醫師,還包含診所其他同仁,甚至轉診醫師,還有釐清賽局中 PARTS 元素的智慧。「不在機器多昂貴,重要的是我們要一起做好。」大氣之外,專注和堅持也是成就卓越的元素。

 

「為什麼是我?」是李紹榕醫師的自問,「為什麼不是你?」則是我心中的 OS。李醫師實在太熱血了啊!大夢想加上執行力,大概就是長這個樣子。醫者診所只是開頭,不由得想:「之後是怎樣的光景?」

 

蘇怡寧醫師說:「就吸飽養分,我可是在裡面吸了二十年耶,然後要動的時候,一擊成功。」講者們都是專業成績有目共睹,卻因為有體制內無法達成的理想,才選擇了更艱難的路。和顧影自憐、狡黠、逃避全無關係。過往專業和學術養分之珍貴,也見於態度、跳脫框架和搭建連結。

 

 

不同領域的講者們所見略同

 

不同的 section 間,對研究本身、方法角度和延伸意義(做為更大的策略或時間尺度)都很不一樣。講者可說是高手所見略同(連結、獨立和借鑒經驗之於起步;自己來,發現缺角和挖掘強項之於策略;避免錯誤,科學性和臨床意義之於選稿;合作,態度和時間差之於創業)。

 

很感謝能有這樣的學習機會。

 

(釔編按:恭喜楊仁醫師的作品獲得製圖大獎!)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