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/ 9 / 29

一場職涯定位的思辨之旅

 

作者:晨晰統計顧問有限公司 林星帆 統計分析師

 

 

01_YMRF_20170924-715

 

 

這是我第二次參加新思惟的年會,上一次是參加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,我看過成員分析,我就是那「唯 5」不是醫師的專業人士之一,還蠻訝異醫師以外的專業人員的參加比例那麼低。

 

這一次活動內容跟以往類似,分成四大主軸:一、從 reviewer 跟 editor 的角度來看論文的角度;二、以個人興趣(或臨床必須經常遇到的事物)作為發展的基礎,進而進行主題系列研究;三、從新手之姿邁入多產作者之間的階段,過程中的會遭遇到的困境與解決之道;四、如何以學術的研究精神為基礎,作為開業的成功種子。

 

 

Reviewer 與 editor 不讓你知道的事

 

主軸一,關於 reviewer 審查論文的過程,陳一銘醫師生動的示範給我們看,reviewer 是如何快速地檢視一篇論文的樣貌(快速地看看摘要、page down、page up 再看看圖表,接著又快速地 page down、page up……),在 reviewer 的審查過程中,大多數並不是一個「連續評分」的狀態,而是很快速地看一下之後,心中就已經產生定見,約 8 成左右的文章其實在 10 分鐘之內,reviewer 就已經決定接受與否。真的願意讓 reviewer 認真思考如何給些建議(以改進該文章品質)的,10 篇中只有 1 到 2 篇。

 

關於 editor 的分享,吳昭慶醫師講述的非常精彩。原來像是 JNS: Spine 這種優質的期刊,進入到正式審查 (in-house review) 之前,是由雜誌社的正職員工,先做第一關的把關。我一直以為,第一關是先由 editor 負責篩選,原來某些期刊是雜誌社 staff 來做的。

 

另外,吳昭慶醫師展示了 reviewer 與 editor 之間的互動方式,還有 reviewer 可能向 editor 抱怨說某篇投稿文章寫的很爛,但對 author 卻是提出很客套、很文雅的建議,讓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有時候明明 reviewer 表現的好像想收,但最後結局卻被是 reject。

 

這點與筆者的經驗相仿,筆者由於工作之故,經常需要協助 reviewer 幫忙提供研究設計與統計方法的建議,有時候真的覺得作者方法學跟統計法作的一塌糊塗,但還是要很客氣地提出一些實際的建議,但我心裡卻知道這本質上是做不到的。

 

 

發展系列研究

 

主軸二,謝鎮陽醫師過去數篇對於中風的驗證研究,對於許多作健保資料庫的研究者,真的是非常受用,一直以來非常敬佩他。也非常同意醫師盡量要能發展「系列研究」,最好能夠作主題連貫的研究,以健保資料庫為例,台灣就以陳適安醫師(現任台北榮總副院長)為最佳例子,過去 5 – 6 年以他們進行了許多研究,都是以 atrial fibrillation 為主題,從流行病學、次群體到藥物研究,一連串登在 JACCCirculation 等心臟科頂尖期刊,非常值得新進醫師的學習。

 

 

橫向連結,做出好成績。

 

主軸三,梁宗榮醫師生動地描述如何針對欲投稿的期刊,先作掃地雷式的回顧,如此即為「拋媚眼給懂的人看」,瞭解目標讀者在哪裡。蘇祐立醫師則是分享如何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之下,慢慢做出成績,先獲得外界肯定,再來獲取一些橫向連結的機會,如此反覆形成良善循環。柳瑞明醫師則是提供了很好饒益的幾個工具,包括推薦期刊的系統「JANE」、中國網站「MedSci」上面的期刊投稿經驗分享以及「iThenticate」偵測抄襲的收費軟體。

 

 

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

 

 

02_YMRF_20170924-689

 

 

主軸四,都是一些創業有成的醫師,我發現他們成功共通點只有一個,就是「把每一件平凡的事,做到最好」,這就是尖端、就是頂尖。

 

這一點對於也是創業的我而言,非常具有啟發性,最後三場的演講,也讓我自省,形成一場自我價值與自我定位的思辨之旅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