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/ 9 / 29

從不完美的世界,攀向巔峰。

 

作者:高醫附院 家醫科 黃柏誠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70924-084

 

 

沿著時間的脈絡,新思惟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》從還來不及參與的 2013開創製圖大賽傳統的 2015健保資料庫和 Medicine 風雨飄搖的 2016;來到聽眾和講者都已慢慢長大的 2017。從旁觀追隨,到親身參與累積出一些心得,到為這個社群略盡心力,回顧的同時也隱約見到自己的足跡。

 

換位、積累、職人精神,是這天演講給我的最大啟發。

 

 

換位

 

吳昭慶醫師的編輯工作,其實就是用雜誌社的立場思考,收錄怎麼樣的文章可以增加曝光率、引用次數,在學術世界的版圖站穩一個角落?怎樣的文章,從摘要、圖表、邏輯一路看下來,會被認為不符合科學語言的 pattern,沒有資格在雜誌上露臉?即使內容不理想,如何不失禮貌地拒絕,避免雜誌被投稿者討厭?

 

陳一銘醫師擔任的審閱者,除了替編輯著想,坦率點出非收不可,或非退不可的原因,也替投稿者著想,避免無意間扼殺了他們對學術世界的熱情。決定要不要退稿很快,但決定之後的拒絕信需要經驗和智慧,佛心的審閱者會站在投稿者的立場,用一個友善前輩的口吻,指導如何改進研究的問題缺失。

 

郭恬君醫師的診所定位,是處理其他牙醫師覺得棘手的問題,要怎樣做才能兼顧轉診醫師和病患的感受?當同業擔心病人一轉出去就不回來了,要如何事前充份溝通、提供完整治療資訊、為彼此節省時間解決問題,達成雙贏?如何在硬體、學識上不斷追求卓越,用嚴謹態度得到認可?

 

 

積累

 

曾看過一篇有趣的文章,分析努力和收穫其實不是成正比。想想似乎凡事都有類似規律,比如學生時期投入不少心血消化整理知識,為的是考前能順利地毯式快速複習,才能把分數拉上來;比如部落格耕耘了一定的時間後,流量才會逐漸有起色;一如研究發展的初期,要學很多東西、努力尋找資源,忍受漫漫長路上的孤獨。

 

蘇祐立醫師戲稱:「癌細胞的起步階段,也是很辛苦的」,就是個貼切的驗證。

 

累積資源時,與其追求大到難以駕馭的計畫,不如從自己最有興趣、和專業息息相關的議題做起,思考有什麼突破點。林安民醫師、謝鎮陽醫師都做到了;梁宗榮醫師和柳瑞明醫師交出漂亮的成績,告訴資源有限的學術年輕世代,路是人走出來的。

 

李紹榕醫師自述,為了取得足夠的發聲份量,最忙碌的時期要同時兼顧研究所課業、臨床繁重開刀工作、還要張羅診所成立的大小細節。醫者診所的誕生,無非希望證明專業有其價值,珍貴的經驗技術,不該讓有缺陷的制度牢牢綁架。

 

 

職人

 

梁宗榮醫師可以得到國際頂尖醫學雜誌 NEJM 的兩度青睞,不難看出對影像、美感有特殊的靈敏度和熱情,尤其獨具個人風格的投影片,罕見地將大量文字排列堆疊,卻又不顯得擁擠,帶有向 EVA 致敬的意味,讓人非常佩服。當日參加者吳易澄醫師的製圖,使用文字雲的概念拔得大賽頭籌,也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 

如果沒有蔡校長的補充,很難想像柳瑞明醫師如他自述,是個不常上台演講的人,原來當天舞台上的流暢洗鍊,都是一次次演練打磨出來的成果,就像他的學術表現一樣。聽懂他駕駛員的梗之後,先是覺得好笑又貼切,但更深一層想卻又帶點哀傷,真實世界總是不完美。

 

不論在學界或是業界,蘇怡寧醫師都是其中佼佼者,以他作為論壇的壓軸,也在呼應新思惟的核心態度:用學術世界中練就的觀察思考能力,去面對每個問題,不只發掘答案,更要找出獨一無二的立足點。台大醫院的蘇醫師做到了,禾馨體系的蘇執行長也做到了。

 

論壇結束後一天,知道這會是近期最後一場醫學研究論壇,不免有幾分惆悵。環境不停變化,我們所能做的,就是盤點手中的資源、了解這個真實世界的運作規則,努力適應、努力存活,如果有可能,帶著周邊的夥伴一起成長,攀向心中的巔峰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