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馬偕醫院 神經外科 詹雲凱 醫師
現實中遇到的殘酷
會想報名這次論壇,不外乎是因為看到自己的困境與障礙,我自己是神經外科醫師,在住院醫師訓練的過程中,專業知識以及手術技巧訓練,是最主要的目標,然而在住院醫師訓練結束後,身為主治醫師的身份,卻開始有論文和學術研究的壓力,除非不想升等,不然一遇到升等的問題,就會回到學術論文的殘酷面。
除此之外,如果希望有教職,論文的品質、數量,更是一個眾所矚目的焦點。因此當我看到《臨床醫師的學術研究》這個論壇,我知道這是我應該去學習的方向,所以報名了,而結果當然是讓我滿載而歸!
資深專家提醒千萬不要犯的錯
蔡校長開宗明義地告訴我們,學術研究就是要在日常臨床工作的過程中找出問題,並且嘗試回答問題,再藉由水準之上的研究方法,得到優質的成果。
陳一銘醫師以 reviewer 身份,告訴我們投稿文章的重點在哪裡,主題設定、實驗方法、圖表的呈現,更是 reviewer 要看的基本項目,不要犯了所謂的低級錯誤,讓 reviewer 看都不想看文章的內容,就直接 reject 文章。
接著,擔任 editor of JNS: Spine 的吳昭慶醫師,一直以來都是我學習效法的目標,再次提醒我們 abstract、圖表,是整篇文章裡最重要的部分,reviewer、editor 看完文章的 abstract 後,其實就已經下了八成的決定,所以文章會不會被接受,abstract 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一定不要犯「數據錯誤、缺乏對照、邏輯不通」的錯誤,不然文章很難被 accept。
專注自己的興趣與專長
林安民醫師給我的啟示,是讓我知道如果要在研究或論文寫作路上走得長久,找尋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很重要,讓研究方向與生活結合,才會減少中途failure 的機會;從謝鎮陽醫師身上,我知道如果要做後續研究分析,就要專注自己專長領域,藉由平常主要住院病人的疾病種類,搭配政府或上級要求繳交的資料,自行分析後也可以獲得一些啟發。
建構個人資料庫
下午課程的第一個 section,講師跟我自己的處境比較類似,也從三位講師中得到一些想法。
我覺得目前在處理治療的病人,都只是一些平常的疾病,似乎跟別人的病人沒什麼不一樣,那該怎麼寫出文章呢?梁宗榮醫師告訴我們,其實典型疾病的影像或照片,投 images 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。如果自己手上的病人跟別人沒什麼太大差異,手術方式也沒什麼不一樣,靠「健保資料庫」或是設計題目的「創意」會是條出路。
接著,蘇祐立醫師建議我們,研究起步者應做好三件事,就是「打磨專業拔尖、建立專屬資料庫、強化深連結」,建立個人的小資料庫,是一個可以發表文章的方向;柳瑞明醫師告訴我們三個好用的網站,Jane (Journal / Author New Estimator)、MedSci、iThenticate,讓我們在投稿之前,找尋適合投稿的雜誌,減少抄襲狀況發生,並提醒我們學術論文投稿,「速度」也是一個重要指標。
做出差異性,找回訂價權。
郭恬君醫師勉勵我們,要做好高端醫療,就要有精益求精的心態,並且有專業的團隊,對於工作內容「堅持且專注」。對於週遭的夥伴,則要秉持「與人為善」的心態。李紹榕醫師藉由「醫者診所」的經驗,告訴我們在健保死水中,走出活路的方式,做出與其他醫師不同的差異性,自然就會有「訂價權」。
蘇怡寧醫師讓我知道,在醫院中要盡量吸收能量,讓自己變得更強,並且把自己的研究和新技術,融合到自己的臨床工作中,而且我們應該重視 CV 值中的value,藉由臨床與技術的結合,產生更大的 value,這就是我們想要的。
一整天十位講師的論壇,讓我們從「學術研究的起頭」、「研究如何可長可久的持續」、「論文的審查」,到「從研究到臨床的實際應用」,可說是面面俱到。
但我知道這只是個開頭,讓我自己覺得其實學術研究並非離我那麼遠、那麼遙不可及,但究竟該如何處理細節,如何寫出高品質的文章,還是得靠自己反覆練習,從中吸取經驗,才能讓自己更進步!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