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/ 9 / 29

點燃走出現狀的熱情

 

作者:中國附醫 皮膚科 蔡逸群 醫師

 

 

00_FB_YMRF_20170924-489

 

 

在病人心中種下種子

 

本次年會收穫滿滿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,是把啞鈴和重訓椅帶入診間的林安民醫師,他透過自身運動健身的興趣,結合行為科學的學理研究,努力在病患心中播下一顆運動種子。

 

身為一個皮膚科醫師,我常在門診努力教導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使用濕敷療法,只要病人把網套和乳液帶來,我就當場協助他濕敷並提醒細節,也寫部落格文章「濕敷療法:異位性皮膚炎的剋星」,讓病人回家還可以複習,希望我也能像林安民醫師一樣,在病人心中種下種子。

 

另外,這場演講也勾起我對於行為科學的興趣,透過怎樣的方式,可以輕鬆改變,或灌輸好的健康生活型態及治療給病患,是我未來也想精進的新領域。

 

 

重視論文的科學性與教育性

 

陳一銘醫師和吳昭慶醫師都強調,文章最重要的是科學性與教育性,也是決定論文落點的最重要因子,subgroup 分析或是同樣的東西對於預後或藥物反應的不同,都是可以突破找出新賣點的方法。

 

謝鎮陽醫師提出使用評鑑資料做為研究素材,的確是一個低成本的切入點,此外最好對於論文的 data 從哪裡來要有清楚的了解。

 

 

從臨床中培養實力與經驗

 

梁宗榮醫師、蘇祐立醫師、柳瑞明醫師三人的起步分享,非常有趣,讓也是剛起步的我,對於未來的輪廓有清晰看法。

 

紮實做好平常臨床工作、把握每一次特別案例、紀錄好的照片及屬於自己的資料庫,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起研究、一起激盪新想法。

 

 

鍛鍊韌性不輕易放棄

 

演講過程中,我很欣賞瑞明學長的台風,當學長最後一頁放出自己的臉書及電子郵件信箱聯絡資訊時,大概在一兩秒內就被工作人員切換螢幕(這一點,其實在之前的講者也有發生,最後一頁投影片,講者通常會留下重點回顧及個人介紹,但只要最後一下動畫出來,講者說了「謝謝大家」,畫面瞬間就會被工作人員切換,雖然我都有用手機在那一瞬間拍照,但我覺得禮貌上應該至少停留三秒鐘,讓所有的人都能看清楚和紀錄)。

 

(橙編按:由於轉換器的關係,切換需要預留時間,這次我們的確急了些,我們會注意,在日後找出新的方法克服,感謝回饋!)

 

學長沒有像其他講者就順勢下台,而是繼續站在台上說「最後一張投影片,真的很重要,請幫我再放上來一次」,就算螢幕畫面沒有辦法立即播出,學長就一個人獨自站在台上等,承受幾百雙眼睛的注視,在那一瞬間,我是感動的!就是這樣 fighting 的韌性,才能有這麼厲害的研究成果吧!如果資源如此稀缺,年輕醫師就要把握每一次發光機會。

 

最後一段,由郭恬君醫師、李紹榕醫師、蘇怡寧醫師壓軸,重點有:堅持專業、組成團隊、尊重雙贏、專科醫院、醫療會員制、娛樂圈不同需求的範例、選擇健保沒做的領域,前輩們的身影,走出一段可參考的足跡,雖然未必能夠複製,但重要的核心想法,仍值得我們好好紀錄及反思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